1月9日消息,由日本、歐洲研究人員領導的國際團隊,在距離地球約750光年的類太陽恒星K2-360周圍發現多行星系統,其中包括一顆密度破紀錄的超級地球——K2-360b。
據悉,K2-360b質量為地球7.7倍,但大小僅地球1.6 倍, 密度約11g/cm3,是地球的2倍,與鉛密度相當。
這也使得K2-360b成為有史以來密度高的系外行星之一,僅次于密度14.1g/cm3的TOI-4603b,但這顆天體可能是棕矮星。
此外,K2-360b的公轉周期也超級短。行星繞母恒星運行的公轉軌道周期,即我們說的年,而K2-360b一年比地球一天還短,僅21小時。
研究人員認為,如此極端密度表明K2-360b實際上曾是氣態巨行星,隨著時間推移向內遷移太靠近母星,導致大氣被剝離殆盡,后留下致密巖石核心。
此外,研究團隊分析表明,K2-360b富含鐵,比水星更像地球,模型估計K2-360 b內部可能擁有約占質量48%、被巖石地函包覆的大型鐵核,因此被歸類為超級地球。
本文鏈接:http://www.cliniczone.net/news43285.html科學家發現超級地球K2-360b:密度相當于鉛、1年比地球1天還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