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將對美股市場、美國經濟數據、深圳的產業計劃、AI眼鏡產業以及量子計算領域的相關新聞事件進行報道與分析,涵蓋市場漲跌、產業發展規劃、新興技術成果等多方面內容。
每經記者楊建,每經編輯彭水萍帶來了一系列的市場與產業資訊。
(一)重要市場新聞
美股市場方面,三大指數集體呈現下跌態勢。道指下跌幅度達649.67點,跌幅為1.48%;納指的跌幅更為明顯,達到2.64%,下跌點數為497.09點;標普500指數也未能幸免,跌了1.76%。大型科技股普遍下跌,英偉達的跌幅超過8%,博通超6%,亞馬遜超3%,特斯拉、谷歌、微軟等均跌超2%。中概股也大多處于跌勢,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下跌2.98%,文遠知行的跌幅超過11%,理想汽車超10%,蔚來、金山云超8%,極氪超6%,小鵬汽車超5%,京東近4%。
美國經濟數據方面,2月ISM制造業指數為50.3,低于預期的50.8,1月前值是50.9。而2月Markit制造業PMI終值達到52.7,這一數值創造了自2022年6月以來終值的新高,預期為51.6,初值也是51.6。在大宗商品市場,現貨黃金價格走高,已經逼近2900美元,截至發稿時,漲幅為1.28%,價格達到2893.55美元/盎司。WTI原油期貨結算價下跌1.99%,為68.37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結算價跌1.63%,是71.62美元/桶。歐股主要指數收盤普遍上漲,德國DAX30指數漲幅達到2.86%,創下收盤歷史新高,英國富時100指數漲0.75%,法國CAC40指數漲1.09%,歐洲斯托克50指數漲1.34%。
(二)行業掘金
深圳在產業發展方面積極布局。3月3日,深圳市科創局發布了《深圳市具身智能機器人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5 - 2027年)》。到2027年,要在機器人的多個關鍵技術方面取得突破,例如關鍵核心零部件、人工智能與機器人融合技術、多模態感知技術、高精度運動控制技術、靈巧操作技術等。計劃新增培育估值過百億的企業10家以上、營收超十億的企業20家以上,實現十億級應用場景落地50個以上,關聯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以上,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集群相關企業超過1200家。近年來,深圳多次發布行動計劃及支撐舉措,此次聚焦于機器人產業。具身智能是將人工智能融入物理實體如機器人,賦予其感知、學習和與環境動態交互的能力,是人工智能發展方向之一。人形機器人作為典型代表,是實現具身智能的最佳載體之一。隨著AI大模型的推動和科技公司的積極研發,具身智能走向產業應用,推動專用機器人向通用機器人發展,機構預測未來五年其市場規模有望在2026年突破萬億,相關概念股有固高科技、昊志機電、華中數控等。
同時,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布了《深圳市加快推進人工智能終端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5 - 2026年)》。目標是到2026年,全市人工智能終端產業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增強,產業規模達8000億元以上、力爭1萬億元,集聚不少于10家現象級人工智能終端企業,人工智能終端產品產量突破1.5億臺,在多個領域推出50款以上爆款人工智能終端產品,在智能制造、智慧政務等領域打造60個以上人工智能終端典型應用場景。AI技術正在改變經濟運行方式且變革才剛開始,中國市場規模巨大,若AI基建能提供支持,將帶來更多落地場景和海量訓練數據,進一步推動技術迭代,全球和中國的主流科技及制造巨頭紛紛布局這一產業。DeepSeek在模型開發過程中的做法帶動國內推理需求大幅提升,也意味著Al云基礎設施資本投入巨大,相關概念股有同有科技、航宇微、朗科科技等。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計劃于3月12日在浙江大學計算機創新技術研究院舉辦“AI眼鏡產業推進專題研討會”。此次研討會旨在促進AI眼鏡產業健康發展,會上各界人士將探討產業發展趨勢、核心技術突破、標準認證體系建設等關鍵問題。Meta的“產品范式革新”推動AI眼鏡進入爆發期,以低定價切入消費級市場,圍繞“第一視角拍攝 實時翻譯”等高頻場景構建剛需性,降低供應鏈成本,推動行業進入“生產 - 銷售 - 技術迭代”的正向循環,預計2025年為市場啟動期,2026 - 2029年為市場爆發增長期。AI大模型是推進智能眼鏡發展的核心環節之一,DeepSeek有望優化智能眼鏡的痛點,行業滲透率有望加速提升,AI眼鏡能解決用戶需求、拉動產業鏈發展,有望成為“人工智能 + 消費”的重要新產品,相關概念股有潤欣科技、碩貝德、唯捷創芯等。
3月3日,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官方消息,潘建偉、朱曉波、彭承志等與多個單位合作,成功構建了105比特超導量子計算原型機“祖沖之三號”。與現有最優經典算法相比,“祖沖之三號”處理量子隨機線路采樣問題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15個數量級,超過谷歌2024年10月的最新成果6個數量級,再次打破超導體系量子計算優越性紀錄。量子科技是新一輪科技革命的前沿領域,具有重大戰略價值,各地將其納入發展規劃是對未來產業趨勢的精準把握,量子科技從理論走向實踐,與其他技術深度融合將催生更多創新應用和商業模式,相關概念股有國盾量子、科大國創、華工科技等。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本文總結了近期在金融市場、科技產業方面的重要資訊。金融市場方面關注了美股、歐股以及大宗商品市場的漲跌情況;科技產業方面涉及深圳的具身智能機器人、人工智能終端、AI眼鏡產業的發展計劃與前景展望,還有量子計算領域的新成果突破。這些資訊從不同角度反映了當前經濟和科技發展的動態,無論是投資者還是科技愛好者都能從中獲取到有用的信息。
本文鏈接:http://www.cliniczone.net/news5246.html美國制造業指數與PMI終值背后的市場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