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音樂人阿朵編導的原創舞臺劇《天生傲骨》在上海西岸大劇院開啟全國巡演首站,拉開首屆“自在春天藝術節”的序幕。文中介紹了“自在春天藝術節”期間眾多的藝術活動,闡述了西岸大劇院打破傳統劇場邊界,成為集多種功能于一體的公共藝術空間,還提到了西岸大劇院的地理位置優勢,以及《天生傲骨》這部劇融合古老非遺與先鋒藝術,最后表達了創作者希望將非遺魅力帶入現代生活的夢想。
文匯報記者宣晶、見習記者臧韻杰報道,今晚,知名音樂人阿朵編導的原創舞臺劇《天生傲骨》于上海西岸大劇院開啟全國巡演的首站,首屆“自在春天藝術節”就此拉開帷幕。自今年3月起直至6月,“自在春天藝術節”會在這兒呈現來自30多個藝術團體的100多場演出與公共藝術活動,其種類豐富多樣,包含舞臺劇、音樂會、現代舞、親子劇、芭蕾舞、民樂和脫口秀等。
在上海的徐匯西岸,傳統劇場的邊界被打破,藝術不再局限于舞臺,而是延伸到了生活場景之中。上海西岸大劇院總經理張笑丁表示:“在劇場空間里,公眾不僅能夠觀看精彩的劇目,還能欣賞展覽和裝置藝術。劇院大堂、三樓的‘在水長廊’等區域將逐步向公眾開放,公共空間也會引入公益的藝術工作坊和品牌文化活動。而且在不久之后,劇院還會提供寵物友好型服務,歡迎大家帶著自己的‘毛孩子’一同前來。在‘自在春天藝術節’這個場域里,藝術并非僅僅是觀賞,而是每一個人都能參與共創的生活提案。”
這里就像是上海的“阿那亞”。這個周末,Cici盯上了滬上全新的文化地標——西岸大劇院,打算來一場充實的Citywalk。Cici說道:“我早就買了3月8日《天生傲骨》的票,把它當作送給自己和閨蜜的節日禮物。從北向南,可以一路打卡日暉港橋、星美術館、龍美術館(西館),再到西岸美術館、油罐藝術中心、西岸穹頂藝術中心……沿途還能喝杯咖啡,曬曬太陽,欣賞絕美的江景。晚上去看阿朵的新劇,演出結束后再到西岸夢中心喝杯啤酒。對于文藝青年來說,這里就是上海的‘阿那亞’!”
西岸大劇院坐落在徐匯濱江,與西岸夢中心、西岸穹頂藝術中心、油罐藝術中心和西岸美術館相鄰,宛如一串在浦江之上閃耀的藝術明珠。徐匯區文化旅游局局長伍彥心認為:“西岸沿著江岸線從美術館大道到劇場群落,經過前后15年的打造,如今的西岸大劇院就是那片最耀眼的拼圖。西岸大劇院不僅僅是表演藝術的場所,更是上海乃至全球科技文化藝術交流的重要平臺,從年初開始就已經舉辦了多場國際性活動。對于市民來說,這里更是一個能讓人沉浸其中且具備多元功能的開放公共空間,不管是欣賞一場精彩的演出,還是在江邊享受落日余暉,又或者是帶著‘毛孩子’在周邊漫步,每個人都能感受到劇場與城市生活的緊密互動,體驗到藝術與生活的無縫連接。”
古老非遺與先鋒藝術將展開對話。西岸大劇院將結合美妙絕倫的藝術體驗與潮流輕松的濱水生活方式,構建集觀劇、社交和休閑于一體的公共藝術空間。上海西岸文化產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蔡彭菲表示:“對于很多上海市民而言,春天是到西岸賞櫻花、看展覽的好時節,今后這里還會有更多精彩的演出。‘自在春天藝術節’僅僅是一個開端,未來西岸的文化藝術板塊將會增加更多表演藝術內容,豐富大眾的生活休閑方式。”
作為“自在春天藝術節”的開幕演出,全新舞臺劇《天生傲骨》將會連續演出七場。該作品融入了震撼人心的原生態民族吟唱和傳統樂器,還邀請龍仙娥、央格里、田劍英等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登上舞臺共同表演。主創團隊運用沉浸聲場技術,搭配瑰麗獨特的服飾妝造和豐富多元的音樂演繹,營造出一種身臨其境的視聽體驗。古老非遺與先鋒藝術相互碰撞對話,綻放出璀璨的藝術火花。在舞臺上,非遺蘆笙與電子音樂相互撞擊,藏在大山深處的“土地記憶”通過一首首方言唱段穿透劇場,讓每一個在大都市里“漂泊”的孤獨者,都踏上尋找內心的道路。阿朵說:“有人問我,花八年時間打造一部劇,收益比不上開幾場演唱會或者參加綜藝,這樣做值得嗎?我們所有創作者都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希望把非遺的魅力帶到現代的生活當中。”
文章圍繞阿朵的舞臺劇《天生傲骨》在西岸大劇院的首演展開,介紹了由此開啟的“自在春天藝術節”及其豐富的藝術活動。闡述了西岸大劇院在打破傳統劇場邊界后成為多功能公共藝術空間的意義,還講述了其地理位置優勢。重點提到《天生傲骨》融合古老非遺與先鋒藝術的特色,以及創作者希望將非遺帶入現代生活的夢想,全面展現了西岸大劇院在上海藝術文化領域的重要地位和獨特價值。
本文鏈接:http://www.cliniczone.net/news7110.html上海西岸大劇院:藝術與生活無縫連接的新地標,“自在春天藝術節”啟幕,古老非遺與先鋒藝術在西岸大劇院交融